水分仪的控温标准
水分仪是有一个控温功能的,而控温的时候,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我们需要严格的控制其温度以及相应的使用条件,以便于更好的帮助我们日后使用,那么接下来我们不妨就简单的了解下其控温的标准吧。
水分仪在检测的时候,如果达到了一定的平衡点,甚至是比较稳定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对它进行标记了,不管是做哪一项工作,都有它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我们要严格的按照规则来操作。
水分仪采用数字温控表进行恒温浴温度的控制,控温范围为40-100℃,控温精度为±0.1℃。使用数字温控表可以直观显示设定温度及实际温度,易于进行温度设定及温差修正。
它配有四个粘度计夹,可以在进行试样测定时同时恒温其它待测试样,提高工作效率。粘度计夹设计巧妙,只要将毛细管粘度计插入粘度计夹即可,同时调节粘度计夹上的3个定位螺丝就可以方便的将毛细管粘度计调整到垂直位置,增加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恒温浴为双层全透明玻璃缸,方便操作者从各角度观察试样流动情况,完全符合标准描述,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水分仪的控温是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方法的,把控好温度的范围标准,熟记其基本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增加其准确度。
水分仪的传统水分测定法
液体试样水分分析
1.传统液体水分测试方法
半固体或液体试样:取洁净的称量瓶,内加10g海砂及一根小玻棒,置于101℃~105℃干燥箱中,干燥1.0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重。然后称取5g~10g试样(准确至0.0001g),置于蒸发皿中,用小玻棒搅匀放在沸水浴上蒸干,并随时搅拌,擦去皿底的水滴,置101℃~105℃干燥箱中干燥4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然后再放入101℃~105℃干燥箱中干燥1h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再称量。并重复以上操作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过2mg,即为恒重。
注:两次恒重值在最后计算中,取最后一次的称量值。
试样中的水分的含量按式(1)进行计算。
式中:
X ——试样中水分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m1 ——称量瓶(加海砂、玻棒)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 ——称量瓶(加海砂、玻棒)和试样干燥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 ——称量瓶(加海砂、玻棒)的质量,谷物水分仪PB-1D3,单位为克(g)。
1水分含量≥1g/100g时,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水分含量<1g/100g时,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传统的液体水分测试方法同样是程耗时耗力,有时甚至会需要几个小时时间来操作,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操作简洁,只需用液体进样器进行几次称重后将液体注射到卡尔费休试剂中进行化学反应,等待数分钟后,水分仪将自动显示出所测样品的水分。
水分仪可以测量高温物质吗
水分仪检测水分的时候,对于其温度有要求吗?其实有些时候,由于需要检测的产品不同,方式不同,所以我们可能会面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比如说温度,那么究竟它可以测量高温物质吗?接下来我们就为您简单的介绍下。
水分仪检测的水分对物质较终质量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例如塑料水分偏大,会导致较终塑料制品有很多小孔隙;墙面水分偏大,会导致后期涂料和墙纸有水印;金属粉末水分偏大,会直接导致购买成本增加;饲料水分偏大,会导致饲料成品不易储藏,*发霉变质。
企业单位一般为了控制水分,烘烤加热往往是常用的处理办法。但问题是烘烤时间多长,温度设置多高,才能保证物质水分是合格的。企业单位会选择用水分仪测量烘烤后的物质水分,来判断较终成品是否合格。这个是控制水分的有效方法,但却不是较佳的方案。因为如果测量成品下来,水分还是偏大,那么就会很耽误车间工作进程。测量时间一般有几分钟,整个车间机器都停下来,等待水分仪实验完毕,已经使效率大大降低了。所以另一个辅助方案,就是在烘烤过程中测量物质的水分,而这样的效果,只有它可以做到,毕竟测量时间只有一秒钟。
综上所述,水分仪是可以测量高温物质的,有时候,物质温度需要恒温的,而且可能达到的效果会更加,所以说,如果遇到高温的情况,放心的检测,只要温度满足测量的要求,完全是可以检测的。